
巧解難題 鄞州這一招讓300噸落葉變120噸營養土
讓環衛工頭疼的落葉經過“再生處理”變成營養土。3月23日,記者從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環衛指導中心獲悉,今年我區首次采用落葉垃圾分類處置措施,實現了精準分類和資源化利用。
眼下,正值春季香樟落葉季。3月23日,記者在惠風西路看到,路段保潔員葛懷珍剛對落葉完成一輪清掃,身后的道路上又很快積起了新的落葉和樟樹果子。她告訴記者,最近落葉多,又連續下雨,清掃量加大許多,此外,落葉里還夾雜著煙蒂、塑料袋等其他垃圾,處理起來十分麻煩。
針對落葉突增問題,我區實施多項應對舉措,不僅將機掃頻率從原先的每日80車次提高至106車次,還專門調整環衛作業時間,啟動“無縫隙”落葉清掃模式,重點關注窨井蓋及周邊區域,緩解落葉“蓋地”現象。
圖為環衛工人對臨時堆放的落葉進行分揀。
“目前,鄞州中心城區每日落葉清掃總量最高可達35噸?!眳^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環衛指導中心主任朱丹介紹說。如此龐大的落葉垃圾是如何處置的呢?
傳統的落葉處置手段是統一裝運到固廢轉運站,壓縮之后再運至末端處理廠站,作為其他垃圾進行焚燒。然而,落葉具有極大的再生價值,如果得到合理處置,不僅能夠實現垃圾減量,為政府節省每噸149元的垃圾處置費用,還能實現資源轉化。為此,今年區環衛部門全力推行落葉垃圾分類處置工作。
在滄海路的一個落葉垃圾臨時堆放場,記者看到,一車車落葉垃圾被運送進來,統一堆放到場地一角。隨后,環衛工利用鏟車來回將落葉鏟起、舉升、拋下,實現落葉與石子的徹底分離。經過這一工序后,環衛工們開始分揀工作,確保不摻入白色垃圾、飲料瓶等其他垃圾。最后,分類好、無雜質的落葉垃圾,將以每日10次的頻率轉運至定橋園林處置中心。
圖為處理過后的落葉變成營養土。
在定橋園林處置中心,記者看到,從各地運送而來的落葉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,一臺鏟車正來回將枯枝落葉推送到傳送帶附近,工人們再用鏟子投遞到傳送帶上。這個傳送帶一頭連接的一臺專業破碎處理設備,落葉通過分解破碎、發酵、高溫消毒烘干、二次破碎等程序,轉化成種植土。
“這些種植土營養高、透水性良好,可用于土壤改良或作為樹木移植用土?!眳^園林廢棄物處置中心站長毛箴昊介紹說。
據統計,今年3月以來,全區已有約300噸落葉垃圾經分類處置后轉化為120噸種植土。
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